2009年11月10日 星期二

馬浚偉和他的散文集《圖文並謬》


近十年,台灣電視長足發展,衛星頻道幾乎佔據了我家的電視,好久沒觀賞TVB的電視劇,那天在書局看到“馬浚偉”這個名字,居然不知道“無線電視”有這號人物。同時被我看到的另一本書,是“潘姐”潘秀瓊的個人專輯。兩本同是藝人的書籍,一本是故事生平,一本是散文集選,最后,我選擇了馬浚偉的《圖文並謬》。

選擇馬浚偉,不因為他是藝人,而是不相信藝人能自己撰書。潘姐的專輯就不是她動筆的,馬浚偉的是散文。藝人vs散文,使我很好奇,很有吸引力,因為有神秘感。

這是甚麼邏輯?但確實是直感。所以,我對潘姐很抱歉,只在書架前匆匆瀏覽玉嬌寫她的故事,然後架回櫃上。


其實,讓我“點中”馬浚偉,更多的是他那幾篇追思他媽媽的故事。

馬媽媽去世了,是患上癌症走的。馬浚偉的文筆淡淡地,暗暗地,卻情真意切。

不喜歡灑狗血的文章,太歇斯底里。那種呼天喚地的情感泛濫,反叫人喘不過氣來。

他說媽媽罹患癌症時他6歲,每次在復診回家的路上,媽媽端著一堆藥,他只是很好奇。為甚麼媽媽要吃那麼多藥?

中學的時候,當他知道甚麼是癌症時,他驚慌失措,一個人跑到學校的角落痛哭一場。

媽媽在爸爸和家人的細心照顧下,平安地渡過了22年。正當我們為馬媽媽感到慶幸的時候,作者筆鋒一轉,說她在這22年中復發了三次,沒有了聽力、嗅覺和味覺。

就這一行字,載不動的,是千斤的痛。

就是這樣的筆觸,足見馬浚偉文字的威懾。媽媽最後連食道的功能也失去了,不能進食。醫生說,唯有在她的肚子開一個小洞,把流質食物直接送入胃中才能活命。可是,媽媽不願意。

作者自然不想勉強媽媽,但又對生命的稍縱即逝感到莫可奈何。霎那間,他第一次在媽媽面前,無助地哭了。

讓馬媽媽能堅持這麼多年的折騰,是在病痛前面,始終保持樂觀的心態。

兒子這次當眾哭了,讓媽媽心如刀割,於是答應了。

結果,食物流到胃中,但是肺部感染了,走了。

很感人的故事,但是感人的情緒不在字面中,而匿於不言處。

為了了解馬浚偉多一些,我看了他的一些短片,越發欣賞這位香港藝人。當藝人,就是要有這樣的氣質和內涵,都是小島上生活的藝人,我一直不解,為甚麼我們的差那麼多?

3 則留言:

匿名 提到...

我想請問你在台灣哪間書店買到這本圖文並謬的???

少年子弟江湖老 提到...

抱歉,我不是台灣人,這本書是我在新加坡買的。:)

匿名 提到...

请问是在新加坡哪一家书局买的?我找了好久,若您能提供我详细的资料,真是感谢万分!

張維為《這就是中國》第一期演講:建國70年,前30年是三十而立,後40年是四十不惑

張維為《這就是中國》第一期演講:建國70年,前30年是三十而立,後40年是四十不惑 主持人:大家好,歡迎來到《這就是中國》節目現場,我們將會在這裡一起來討論熱議的話題,一起來讀懂中國!理解中國!定位中國!站在我身邊的就是我們的主講嘉賓,他是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的院長...